女童颈部突现“黑痣”,细看竟是“夺命蜱虫”
现代快报讯暑假里,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日渐增多,各种虫子在炎热闷湿的环境开始活跃起来。相比于普通蚊虫,蜱虫又被称为“夺命虫”,被叮咬后重则危及生命。近一周以来,常州市儿童医院连续接诊2例被蜱虫叮咬的患儿,都有在草地、野外游玩的经历。
△1岁女童脖子上的蜱虫
女童颈部冒出可移动“黑痣”,竟是夺命蜱虫
1岁的贝贝活泼可爱,最近一直住在江阴璜土的奶奶家,奶奶家周围树多草多,刚会走路的贝贝时不时会去草丛中玩耍,不料就被蜱虫盯上了。
“上周六早上,我给贝贝换衣服的时候,发现她的脖子突然冒出一颗‘黑痣’,而且这个‘黑痣’居然会动。”贝贝妈妈回忆起发现蜱虫的过程,仍心有余悸,“后来我们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八只脚的虫子,头都钻进皮肤里面了。”
“因为以前在家养的狗被蜱虫咬过,所以我们有经验,一看这个虫的样子,就觉得肯定是蜱虫,不敢自己随便处理。”爸爸妈妈赶紧把贝贝送到常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
经医生初步检查和判断,这颗“黑痣”确实是一只蜱虫,“蜱虫深深钻进了孩子颈部的皮肤中,幸好家长没有贸然将虫子拔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常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明美介绍,经过专业处理,医生将蜱虫及其口器完整取出,为孩子做了相关检查确保无其他感染症状后,便让妈妈带孩子回家好好护理和观察。
蜱虫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蜱虫学名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蜱虫其实是蜘蛛的亲戚,它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的动物,已知的800多种蜱虫大多是小不点,最大的也不过身长一厘米左右。蜱虫未吸血时仅有米粒大小,当它把口器插入人体皮肤吸饱血液后,虫体便膨胀如指甲盖般大小。
蜱虫嗅觉敏锐,对汗液、二氧化碳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米之内时蜱虫就会感知,一旦接触立即攀爬到宿主身上,去寻找皮肤相对较薄、不易被搔动的区域进行吸血,如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
蜱虫在叮咬吸血过程中,将唾液和胃肠内容物输送到人体,而这里面含有各种病原体,比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莱姆病、巴尔通体感染。这些疾病会让人有瘫痪、多系统衰竭、死亡等危险。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资料显示,蜱虫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蜱虫叮咬后,怎样处理才算正确
蜱虫的“嘴巴”有倒刺,刺入皮肤后叮咬牢固,很难被拔出,如果处理不当,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可能会引起发炎甚至感染。
医生提醒,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切忌拍打拉拽,暴力拉扯会刺激蜱虫分泌更多黏性物质,使口下板与皮肤更加牢固连接。即使拉断,虫头仍会留在皮肤里,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切忌捏破蜱虫,如果皮肤直接接触到蜱虫体液也会感染病毒。所以,被蜱虫叮咬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消毒处理后完整地取出。
另外,被携带病毒细菌的蜱虫叮咬后,就算伤口及时处理,潜伏期也可长达1个月左右,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被叮咬后有没有高烧不适等症状,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链接: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1.外出游玩避免去未开发的风景区,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
2.户外活动时,尽量给孩子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并将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扎紧。这样虫子不易附着,且容易被发现。
3.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4.林中穿行时应戴上帽子,以免蜱虫叮咬头部。
5.野外游玩回家前,应检查身体和衣物以及随行宠物的身体,及时清除蜱虫等不明虫类。
6.如果发现孩子身上突然多出“黑痣”,一定要警惕是否是蜱虫。
7.有人喜欢夏天在户外晾晒冬天衣物被褥,这也容易给各种虫类可乘之机,收回时也需要仔细检查。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