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第40集剧情
第40集:赫里残害百姓被斩首一代廉吏于成龙逝世
大火蔓延。柳晋阳对石玉兰等人说:“他今天要杀人灭口。我今天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了,也会把你们送回总督衙门。”
门外,赫里带领家丁恶狠狠地说:“看看有没有别的什么出口,别让他们跑了。”
逃跑途中,柳晋阳口吐鲜血,跌倒在地。赫里扔过尖刀,柳晋阳推倒石玉兰,
赫里又跑过来要杀石玉兰等人,柳晋阳挡在石玉兰前面,被赫里连砍数刀,活生生地死在
临终前的柳晋阳对于成龙说:“是玉兰帮了你。不哭,玉兰,我想给大伙唱两句。我想给大伙儿唱两句,不然就没有机会了。”柳晋阳死在石玉兰的面前。于成龙仰天悲嚎。
石玉兰在家中悲泣,手摸柳晋阳生前爱用的剑。“一对对那个鸳鸯水上漂,人家那个都说是咱们两个好。”石玉兰的脑海中一幕幕回忆柳晋阳生前与之定婚的场面,泪水婆娑。
于成龙回忆好友生前的趣事,挥毫写下《哭晋阳》“手执着祭亡杯,道一声兄弟可安息?痛煞成龙心,一腔热血负青天,年亦老,何处可还乡?”于成龙想起柳晋阳生前说过:“能追随你,是我柳晋阳一生的心愿。”更加悲痛。
第二天,于成龙在大堂上命令:“押故意杀人犯赫里上堂。”江苏总督站出来问:“赫里是什么身份的人?”
于成龙毫不畏惧:“你告诉本官,赫里究竟是什么人?丁大人,本总督就要在两江大堂上,公审赫里。”
赫里被众衙役押解上堂,他质问于成龙:“你算老几?”众衙役将赫里推倒在地。
于成龙凛然问赫里:“柳晋阳是不是你杀的?”赫里嘲弄地说:“难道是你杀的不成?”于成龙又问:“鱼壳的车夫是谁杀的?
”“是老子杀的。”赫里满不在乎地回答。
于成龙摆出赫里的罪状:“你为一军统帅,不思天下安然,不体皇上恩威,残害百姓……”
赫里威胁于成龙:“你记得我是皇家外戚,记得我是封缰大吏就好。马上给老子松绑。”
于成龙严肃地说:“等你的项上人头落地,我自然会给你松绑。”
于成龙面不改色:“抚台大人,你是说本总督没有审判赫里将军的权力。我要非审不可呢?”
余国柱说:“我将会同江苏的官中联名上疏皇上,弹劾你。“”
于成龙毫不害怕,说:“余国柱,你给我退下。罪犯赫里,你给我听好了。第一个饶不了的人,就是皇上。你想回京,你落到本总督手里,你回得去吗?”
于成龙宣布:“本官现在代表两江的老百姓,判你死罪。本官兼有朝廷兵部尚书。将赫里押出衙门,极刑问斩。”
赫里吓得冷汗直冒,瘫倒在地。众衙役把他抬出大堂。
紫禁城内,康熙皇帝说:“江苏巡抚余国柱上奏,告于成龙僭越朝纲杀死赫里的罪行。”罗吉仁捧上甲胄。皇帝说:“这是两江总督送过来的赫里将军生前的甲胄。让众位臣工都看看吧。”
皇上说:“赫里是朝廷一品命官。于成龙不顾他是朕的亲外甥,而斩了他。他是胆大包天。可是朕还想说,这个于成龙是勇气可嘉呀。赫里长期以来残害百姓,祸害两江,不杀赫里,不足以平民愤,天理难容。于成龙的事情交由刑部处理。”
皓月当空,于成龙、熊赐履两人喝酒聊天。熊赐履劝于成龙:“皇上未曾裁决,其实就是裁决。于成龙你一生刚正不阿,当自知啊。自知你所谓的天理良心。”于成龙感言:“上对得起心,下对得起地,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别无所求。”
“于大人,你在想什么?”于成龙倒酒敬熊赐履,一口饮尽。
牢房外面,官员宣读了圣旨:“两江总督衙门捕头
雷翠亭叩头在地:“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他浑身伤痕累累,勉强站立起来,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走。
官衙内,于龙龙说:“玉兰,我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待几天。家里就交给你。”他郑重地望着周瑞和:“皇上一日不革我的职,我不能不理事。去火耗是我于成龙份内的事情。”于成龙慢慢戴上顶戴。
夜晚,于成龙秉笔直书:“但凡富裕的地方,去火耗意味着让那些既得利益者失去他们应有的利益。”
第二天,周瑞和搀着于成龙迈入大堂:“周先生,我今天有点累。你帮我把文案读一下。”
周瑞和坐在台下,宣布《严禁火耗谕》:“身为百姓父母官,下念百姓困苦,决不可肆意加重百姓负担。望各位同僚切记切记。”
坐在椅上的于成龙仿佛睡着。周瑞和发现于成龙没有声响,走近一看,于成龙已经坐化。
夜里,周瑞和坐在码头上,把瓦罐里的家乡土一点点地撒在河里。“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太极殿上,康熙皇帝悲痛地走到宝座旁,含着泪说:“朕的股肱之臣两江总督兼兵部尚书于成龙累死在他的任上,朕痛心不已呀。23年的为官之道,值得诸位爱卿借鉴。国家澄叙官方首重廉吏,其治行最著者,尤当优加异数,以示褒扬。于成龙,操守端严,苦节克贞,朝野惟尔,鞠躬尽瘁,真一芥之弗取,越数官而弥坚。奄忽云亡,能无悯焉。萧然官舍,竟担石之无存。清风未远,长存表德之思。宠恤重颁,丕著旌贤之典;尔灵不昧,其克歆承。成龙爱卿,居官清正,实乃天下廉吏第一。”大殿百官都默默流泪。
秦晋大地,于成龙的家人给他烧纸。他的妻子
雍正二年,雍正皇帝宣布实行“耗羡归公”。有人提出先在山西试行,然后再在全国推行。雍正皇帝断然否决:“天下事惟有可行与不可行两端耳,如以为可行,则可通之于天下;如以为不可行,则亦不当试之于山西。”自此,全国各省相继实行“耗羡归公”。这一改革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对整顿吏治、减少腐败产生积极的作用,开启了弊革风清的一个时代。同时,也了却了于成龙一生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