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祥

早年经历

李翰祥1926年4月18日,李翰祥出生于中国奉天省锦西县小苏家屯,小名祥子。1930年因父亲任公职移居热河承德。1932年6月,日军进攻热河,李翰祥随双亲,妹妹移居北京。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曾跟徐悲鸿,吴作人等学习绘画,任艺专综艺剧团团长;同年圣诞节晚上,发生美国军人在东单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引发全国各地高校学生组织抗暴活动,李翰祥被艺专学生们邀请朗读文告,并被推举为该校学生会临时主席,参加在北大红楼文学院举行的全体学生代表大会,议决了反美大游行。1947年6月2日,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并因此在几天后被校方以伪造高中毕业证书投考为由开除。1947年7月,戏剧学家马彦祥受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校长熊佛西委任,在北京招考新生,李翰祥因曾于艺专综艺剧团演出《棠棣之花》中奸相侠累与盲叟二角,令马印象深刻,获荐入学。于9月底赴沪学习戏剧和电影,班主任是剧作家吴天,并结识导演沈浮。11月,因不如意,决定离开剧校去香港发展,持沈浮的两封介绍信赴香港,到大中华影业拍戏,经影星王豪介绍结识姜南,得到他的照顾。1947年12月,参演由文逸民执导,谢家骅,李兰,严化等联合主演的影片《满城风雨》,饰演严化的邻居,这是李翰祥出演的第一部电影。此后,便在香港岛东方戏院门口替人画素描赚钱谋生。第一次画画时因顾客太多造成阻街,且没钱交罚款被拉到赤柱坐监7天,然而在监牢里继续为洋帮办画像,比在街上时赚钱更多。同年,受担任《火葬》助导的吴家骧邀请,参加了该片的演出。1948年,参演任彭年,顾文宗执导,邬丽珠等主演的武侠电影《女勇士》,饰演一个酒店的仆役;在拍摄该片时,写了许多故事给任彭年,并得到报酬。后经任彭年介绍,认识北河戏院广告部的梁君显,为他画了几天看板,又经他介绍,进了朱丹广告公司。

个人生活

感情李翰祥家庭1945年,就读于北平市市立第三中学二年级的李翰祥,返小苏家屯探亲,奉祖父命辍学成婚。1953年,李翰祥因拍摄《嫦娥》走访女主角杨明,杨明谈起的一个房客,是母女二人,母亲叫赵水珍,出生于1926年,杭州人,13岁时与邻居在上海艺华片厂看拍戏,被其老板严春堂看到后,邀请她与艺华签演员合同。由于赵水珍相貌与女明星张翠红相似,便替她改名叫张翠英。李翰祥早在北平三中读书的时候,就已看过张翠英和关宏达,韩兰根主演的《学府风光》。与张相恋二十余日后,于其生日当天结婚,由李祖永夫妇做证婚人,严俊做男方主婚人,严幼祥做女方主婚人,尔光,汪晓嵩做总招待,姜南做司仪,叶纯之用钢琴伴奏结婚进行曲。李翰祥共有五个女儿,长女李燕萍于1946年5月31日在北京出生。1958年,三女儿李殿朗出生。1960年,四女儿李殿馨出生。1963年,五女儿李殿音出生。1965年11月29日,儿子李承翰出生。结拜兄弟1953年2月14日,李翰祥与六位好友于九龙界限街107号结为异姓兄弟,排行依序为冯毅,蒋光超,李翰祥,马力,沈重,宋存寿,胡金铨,自诩为“七大闲”。

人物评价

李翰祥的作品既有对故园家乡的怀恋,也有彰显大中国情结的国族意识。在历史与现实,小家与大国,商业和艺术之间的迟疑和抉择中,他的作品类型在变,影像风格在变,但不变的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坚守与想象。他拍黄梅调电影,一方面是表现处世安然和莺莺燕燕,给港台同胞漂泊流散的心带来一份乡音和慰藉,另一方面是他浮城北望,对中国北方市井之态和上海文化想象。他创办国联影业,拓荒台湾电影产业,其作品体现了台湾外省人的归属无望,漂泊乡愁和寻“家”之切。重后邵氏后,在香港1970年代的浮躁风气之下,在经历国联的运营失败和一系列人情冷暖之后,他的作品表现出对人性的彻底鄙夷,一方面,他开拓风月片类型传统,塑造出一个彻底的娱乐感官世界;另一方面,他在商业片之余见缝插针地创作历史宫闱片,坚持想象着心中那个金碧辉煌的宫廷故乡。他的创作巧妙地把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市场的商业走向以及观众的欣赏趣味紧密结合起来,让电影成为三者之间的“文化粘合剂”,成为两岸三地的“想象共同体”。纵观其一生在两岸三地间的创作游移,打破地域和政治的藩篱,紧紧抓住华语电影的历史精髓和中国人心的根基脉搏,抓住中国古典艺术的情趣,拍中华传统的渔樵耕读,琴棋书画,佛禅与鬼故事,以及人文雅士的风流佳话,以平实的镜头酝酿成一段芬芳的思古幽情,展现了中国文化人在各方面的所欲所求,其美学语言与中国的历史,文学,文化共通却又独树一格,用影像营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想象。李翰祥作为六七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代表人物,也是当时极少数走遍两岸三地拍片的电影人,他在无形中增强了各地区之间电影技术的经验交流,为华语电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地推动作用。无论黄梅调片,武侠片,鬼片,风月片,史诗,文艺,写实,还是文学改编,杂锦,喜剧,恐怖,中国影史上几乎每种电影类型,李翰祥都摄制过,评论界对他有“片场变色龙”之称。纵观其演艺生涯,他以梦想家之姿在香港影坛起飞德年代注入了心力,在台湾影业萌芽茁壮的岁月着风潮,在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合作制片的示范作用。李翰祥与张彻,胡金铨等常被人称为“大中华导演”,北人南下,从北京到上海,再至香港,台湾,身上有着三四十年代北京上海电影人的风骨,有着那个时期特有的颠沛流离印迹,亦有着来到香港后,被同化后的油滑。地域性在李翰祥电影中并不明显,他往往选择民间故事,传统小说,历史故事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题材,来应对不同地域的观众。他精通表演,剪辑,即便身居导演之位,也不免常常亲自上阵。他的电影中,有着强迫症般的考据,对精致的追求尤令今人惭愧。李翰祥拍戏一直致力还原文化传统,更兼美术专业出身,喜欢古玩字画及各种小玩意,搞起来自然如鱼得水,加之雅俗荤素无所顾忌,东抄西凑在所不惜,譬如《一乐也》中“老太太住院”一段照抄老舍小说《开门大吉》,《军阀秘史》中“老太爷看戏”一场照抄传统相声《关公战秦琼》,《风月奇谭》中“捉奸”和“偷情”两段照搬意大利薄伽丘名著《十日谈》,只是趣味氛围完全中国化,很容易让观众看得轻松随意,又有软性色情的感官刺激,当真娱乐性十足。有如此手段,李翰祥才得以开创1970年代风月片新潮,于他个人电影生涯中再创高峰。李翰祥对传统文化风貌的还原,看似真实严谨,实际也充满艺术家的想象力。《乾隆皇》系列对老北京民俗风貌的描述,各类叫卖声,旗人见面请安的礼节等,拍得既地道又有味道,但等日后真正回北京拍《八旗子弟》,在原地实景拍摄,风情反而不如邵氏片场。李翰祥是香港电影人中为数不多的文化型导演,他的电影中处处散发着古朴典雅之美。他不能算是一位自觉的文化使者,他一生或为避祸,或求发展,或因转型,奔走于内地,香港,台湾之间,无意中却促进了三地之间电影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李翰祥南下香港,给香港电影人带来的成套的上海电影经验与外国电影观念影响,将中原文化融入香港电影文化之中,逐渐被香港观众接受。他的敏感在于,能够将中国文化元素转化成香港流行文化,比如中国电影《天仙配》在香港街头传唱一时,引发他突发奇想,创造出黄梅调电影,占领香港影坛数年。1960年代他自组公司到台湾发展,带去香港电影经验,促进了台湾民营电影业的繁荣。1980年代到内地开始合作拍片,又使内地电影人近距离地借鉴了香港电影制作与创作经验。李翰祥电影在港台地区及东南亚华人界走红,表明这些地区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渴求。李翰祥的风月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敢拍”,大大突破了过去港片的暴露尺度和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他风月片炙手可热的重要原因。另一个特点就是取材广泛,题材五花八门,戏曲,相声,中外名著,坊间笑谈,民间故事等等,只要是他觉得可取,他都会放到电影之中。他镜下的女角色并不只是满足男性创作者与观众,更层次分明的集合人性里的爱恨贪嗔痴,将整幅人事尘网密密织起,使她们有充满人情趣味的鲜活姿态,在风月片嬉笑玩乐中也讽刺世俗。所以,李翰祥虽然拍摄了大量的风月片,没有多大的艺术价值,可是每一部都能出奇出新,保证了影片的质量,极具有观赏性,并且片中对于旧时民俗形象刻画,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影像资料。李翰祥就是“俗”,也要“俗”的与众不同,这样反映出大导演特立独行的处世原则。

后世纪念

1997年1月,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追赠李翰祥终身成就奖。2004年,作为受嘉许的电影工作者之一,其名字被刻在香港星光大道。2007年11月,第44届金马奖举办《胡金铨,李翰祥,杨德昌导演回顾影展文物展》,纪念李翰祥等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