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曾在《哭灵牌》中饰刘备经过大约两年的时间,李和曾不负所期,真正成为了高派的优秀继承人。李和曾经常在京,津,沪,鲁,冀搭班演出,以"高派"的《辕门斩子》《斩黄袍》《斩马谡》《碰碑》等响誉南北。1945年他到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加入民主剧团,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他们剧团还曾到西柏坡为党中央演出。建国后,他任戏曲改进局京剧实验一团副团长。1954年同李少春,袁世海等赴港澳,印度,印尼,缅甸等地区演出,均获好评。1955年1月,中国京剧院正式成立,李和曾任二团副团长。1956年随梅兰芳先生到日本演出访问,以后还曾到英国,苏联,东欧各国演出。1961年又拜周信芳先生为师,在表演艺术上得到了新的提高。
李和曾他没有门户之见,在掌握"高派"艺术的基础上又兼修"麒派",表演上既有"高派"激昂高亢的风格特色,又借鉴"麒派"的浑厚洒脱的艺术特点,其表演魅力更加成熟完善。李和曾有一条好嗓子,高,厚,宽,亮,音色别具一格,直到八十年代初,花甲之年,仍然是满宫满调。《逍遥津》剧中,一句"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唱的高下起伏,波澜跌宕,大气磅礴,动人心弦,将汉献帝一腔的悲愤倾吐的淋漓尽致。李和曾在新中国成立后演出了许多剧目都有所创造,在推陈出新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夸张,奔放,激越,委婉等一系列的成熟的,富有特色的演唱技巧,发挥了"高派"擅长演悲剧的特长。
李和曾他的代表剧目有《逍遥津》《哭秦庭》《赠绨袍》《胭粉计》《辕门斩子》《斩黄袍》《斩马谡》《李陵碑》等。演出新编剧目有《朱仙镇》《彝陵之战》《三打祝家庄》《生死牌》《摘星楼》《孙安动本》《智斩鲁斋郎》《闯王旗》和现代戏《白云红旗》《节振国》等。主要弟子:亲传弟子有辛宝达,李文林,倪茂才等。主要亲属:他的妻子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李忆兰。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7月2日,农历己丑年六月初七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戏曲界梅兰芳,周信芳,李少春,程砚秋,李和曾等参加。李和曾在《将相和》中饰蔺相如周信芳为主席团成员,曾作有关旧剧艺人翻身的发言。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周信芳当选为常务委员,李少春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又成立了中华全国戏曲改进会筹备委员会,李少春,叶盛章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周信芳当选为委员暨指导部负责人。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1949年7月28日,农历己丑年七月初三日,9时: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举行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在北京饭店举行。会场悬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题词:“推陈出新”,“开展平剧改革运动”,指示了戏曲界当前的任务。到会者发起人百余人。由欧阳予倩主席,他说明召开这个大会是接受了文代大会的指示,来完成改革戏曲的任务。接着由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讲话,他说:在中国,旧戏曲的改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戏曲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它是土生土长的民族形式,一种综合的艺术,是很重要的社会教育工具之一。在今天这个崭新的人民自己的时代,不仅旧戏曲要改进,一切旧文艺都要改进,连同我们自己也要改造,应该坚决走向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改进戏曲,不仅是改进戏曲本身,而是为了改进社会,改造人民的旧思想。戏曲工作者首先要努力进行自我教育,从思想上改造自己,才能帮助教育别人,完成戏曲改革的任务。最后,他并就《霸王别姬》,《三岔口》两戏提出改进的意见。李和曾接着有前延安平剧研究院院长杨绍萱,全国剧协主席田汉,全国曲艺改进筹委会主任委员赵树理,华北文委会旧剧处主任马彦祥,北平国剧工会负责人叶盛章等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今后戏曲的改进要在毛主席的文艺方向下,为广大的人民服务。并就“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组织,有计划,群众性,全国性的进行改革”以及“培养新干部”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阿英同志报告筹备经过后,推选:王聪文,田汉,白云峰,沙梅,阿英,阿甲,李一氓,李纶,李少春,吴天宝,周扬,周信芳,袁雪芬,夏衍,马少波,马彦祥,马健翎,张庚,高步云,梅兰芳,程砚秋,焦菊隐,杨绍萱,叶盛章,董天民,赵树理,赵子岳,刘芝明,韩世昌,齐燕铭,欧阳予倩等三十一人为筹备委员。随后,周信芳,焦菊隐等多人发言,一致认为解放后旧艺人翻了身,今后应加强团结努力学习,改造自己为人民服务。最后并推出欧阳予倩,杨绍萱,田汉,阿英,马少波五人负责起草宣言。李和曾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名单:丁聪,丁国岑,丁涛,于山,于伶,于宗昆,方华,王一达,王聪文,王学民,王颉竹,王瑶卿,王亚平,王谕,王铁夫,王元和,王若愚,王金璐,王少芳,王瑞林,王敏,六岁红,尤金圭,石小英,尹月樵,仇戴天,田汉,白云峰,白家麟,巴南冈,史曼尼,史若虚,江新熔,伍月华,沙可夫,沙梅,任桂林,任均,任开民,阿英,阿甲,何海生,何迟,李伯钊,李一氓,李和曾,李桂云,李金鸿,李紫贵,李云,李纶,李长山,李瑞来,李少春,李碧岩,李仲英,李永华,李桐森,李铁英,李实,宋之的,邱玉成,吕君樵,杜云振,沈金波,沈云陔,沈知白,沈傅斤,吴天宝,吴宝华,吴幻荪,郭沫若,郭兰英,郭砚芳,柯仲平,茅盾,林岩,林秋雯,林鹏程,金素雯,金素琴,孟丽君,武帼英,周扬,周巍峙,周亚川,周玑璋,周正,周奇之,周信芳,周达仁,周天栋,周啸天,洪深,哈鸿滨,南铁生,侯相林,荒煤,梁一鸣,栗金池,梁小鸾,唐远之,孙盛武,翁偶虹,范季高,范瑞娟,徐平羽,徐继声,徐特,徐玉兰,徐菊华,徐一鸣,袁世海,袁雪芬,袁灵云,袁广和,秦友梅,夏衍,夏青,马义兰,马少波,马龄童,马茂岭,马健翎,马彦祥,张致祥,许万恒,张凌霄,张国础,张春山,张青,张一然,张文俊,张梦庚,张庚,张和元,张东川,张僖,张革非,张忠民,张鲁,高玉倩,高连荣,高维廉,高步云,陶钝,陆定一,崔嵬,崔炳玉,崔东升,崔克,陈伯达,陈山,陈绮霞,陈其通,陈梅森,陈德明,曹禺,曹克英,曹慕髡,阳翰笙,云燕铭,汤增桐,康生,康农,程砚秋,梅兰芳,焦菊隐,杨绍萱,杨韵甫,杨菊萍,姜椿芳,景孤血,喜彩莲,董大民,郭玉昆,黄松龄,黄韦,冯玉昆,叶盛兰,叶盛章,虞棘,赵树理,赵子岳,赵毅敏,赵更生,赵光,赵奎英,筱文艳,熊佛西,管韵华,管韵声,鲁诰,刘芝明,刘沛,刘子西,刘小云,刘乃崇,刘念渠,齐燕铭,齐济民,盖玉亭,苏恩厚,潘之汀,潘喜云,郑振铎,裴东篱,魏静生,魏晨旭,关凤奎,邓泽,欧阳予倩,应云卫,韩世昌,罗合如,苏堃,苏世明,萧长华,萧盛萱,萧慎,严朴,萧三,栾少山,顾仲彝中国京剧院成立1955年1月10日,农历甲午年十二月十七日:中国京剧院成立李和曾中国京剧院在北京成立。文化部决定:中国京剧院是京剧改革的示范性剧院。院长梅兰芳,副院长马少波,总导演阿甲;第一团团长叶盛兰,副团长叶盛章;第二团团长张云溪,副团长夏虎臣;第三团团长李少春,副团长袁世海,李和曾。马彦祥等出席成立大会。1956年5月30日,农历丙申年四月廿一日,晚:中国京剧院首次赴日本演出第一场中国京剧院组建的访日京剧代表团在东京歌舞伎座演出第一场。演出剧目《将相和》《拾玉镯》《三岔口》《贵妃醉酒》救济日本广岛原子弹受难者及战争中孤儿义演1956年7月12日,农历丙申年六月初五日:中国京剧院首次赴日本代表团举办救济日本广岛原子弹受难者及战争中的孤儿义演中国京剧院组建的访日京剧代表团在广岛与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救济日本广岛原子弹受难者及战争中的孤儿义演。在日本最大剧场国际剧场上演,日夜两场,两场观众达一万一千多人,因剧场只有四千多个座位,每场都有一千多人买站票,影响很大。演出剧目日场《闹天宫》李和曾之孔明《秋江》《霸王别姬》夜场《除三害》《三岔口》《拾玉镯》《雁荡山》《贵妃醉酒》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义演1956年9月1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七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一天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在北京市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筹款义演。本场大合作戏集中了在京的许多著名演员,盛况空前,反响热烈。演出戏票每张最高价为人民币三元。演出剧目《八蜡庙》《锁五龙》《四郎探母》长安大戏院1957年11月29日演出1957年11月29日,农历丁酉年十月初八日:长安大戏院1957年11月29日演出本日长安戏院由中国京剧院三团演出京剧。演出剧目《雁荡山》李和曾《窦娥冤·探监》《取洛阳·白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