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王凤山出生于北京朝阳门外一个落魄的旗人家庭,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二有。1923年,王凤山开始跟着一个叫霍三的乞丐学习打板儿,走街串巷地靠乞讨为生。1931年,王凤山拜老艺人海凤为师,在天桥撂地演出。1935年,王凤山出师,开始自己撂地卖艺。同年,王凤山拜相声演员朱阔泉为师学习相声,艺名王宝山。1938年,在北京前门外新罗天剧场开始表演数来宝。1940年,赴济南演出。1949年,在济南晨光茶社相声大会演出。1955年9月,加入天津曲艺团。1959年,收周志光为徒。1960年1月1日,随天津曲艺团在天津“天乐戏院演出”。9月26日,参加天津市文化局在新中央举行的“天津市1960年曲艺内部观摩演出会”的第五场节目演出,表演快板书《钢花怒放》。同年,在天津市戏曲训练队曲艺班从事教学工作。同年,收郑文昆为徒。1962年10月,参加第一届津门曲荟,表演快板书《百鸟朝凤》。1970年,“文革”期间,因王凤山的快板是用黑线栓的,当时又在批判“文艺黑线”,王凤山因“黑线快板”入狱三年半。1973年,王凤山重返舞台。1974年,由王凤山口述,弟子郑文昆整理的关于演唱快板的理论正式提出,也标志着王派快板的正式成型。王凤山与马三立1978年,开始与重回舞台的马三立合作说相声。1979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笑》中,与马三立合作,表演了相声《讲卫生》。同年,参加第四届中国文艺学术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80年10月,参加第二届津门曲荟,与马三立一起整理并演出了何迟创作的相声《似曾相识的人》。1984年的王凤山1984年6月26日,参加“全国相声评比讨论会”。11月17日,参加天津市曲艺团举办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义演。同年,参加老曲艺家抢救性录像专场演出,表演了《绕口令》和《双锁山》两个节目。1985年,参加大连举办的“大连消夏相声会”演出。1989年,参加“郑文昆曲艺作品研讨会”。1992年,王凤山因病去世。
师徒师父其相声艺术师承朱阔泉,与李宝麒,侯宝林,王宝童,马志明互为师兄弟。徒弟王凤山的徒弟有:唐文光,郑文昆,周志光,方志清,李连伟,马六甲,张金玉,张金铭。
王派快板王凤山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把竹板书演唱时用的“黑红板",颠着小板演唱的技巧进行恰当的借鉴吸收,为演唱数来宝所用。并突破了双手打板.板起板落及“三,三,七"的节奏。他借鉴了“李派"”快板的一些优长,并以"黑红板"和半说半唱为艺术核心;以颠点,联点,逛点,搓点,掐点为伴奏骨架;表演潇洒自然,从容大方;演唱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缓而不散;打板轻巧明快,节奏鲜明,形成了独特的“轻,脆,俏"的艺术风格。他的打板,演唱,表演均极具特色。王凤山演唱的数来宝,不仅全无“脏口”,而且口齿伶俐,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感情真挚,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被曲艺界推崇为“文明数来宝”。1938年,王凤山把数来宝带进了剧场,数来宝,这个历来被人们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要饭玩意儿”,在王凤山的继承和改造下,终于登上了正式的曲艺舞台。而他独具个人特色的数来宝演出风格也被后人称之为“王派快板”。捧哏特色为马三立捧哏王凤山的捧哏冷静内蕴,憨厚幽默,沉稳又致,文雅洒脱,铺平垫稳恰到好处,马三立评价他的捧哏有三个特点,一是认真,二是准,三是不碍事。
王凤山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的聪明在于他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王凤山与李宝麒和侯宝林为师兄弟,他们三人彼此尊重,相互切磋,常常联手演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受到观众和相声界一致的推崇。有观众把师兄弟三人的名字各取一字,称之为“麒麟山”,成为曲艺界的一段佳话。王凤山在快板艺术上的每一个创造都是前所未有的,后人的实践证明王风山创造的技巧与理论丰富而具指导性。虽然他已故去多年,但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素养,是曲艺苗圃中一朵长盛不败的奇葩,也是后辈曲艺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