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水招《南冠草》剧照1933年离开就学数年的本村义学堂,十二岁进晋溪后山村之天蟾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兼学花旦。因谦逊好学,练功刻苦,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之一。在浙江乡镇演出时,与尹桂芳义结金兰。1939年进上海。1940年10月与尹在同乐戏院再度合作,任二肩旦。1941年起在上海长期与尹桂芳合作。1942年4月,与傅全香任“并头肩”。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尤以《三看御妹》一剧最受欢迎,报界有“乐而不淫的花衫佳材”之评语。1942年8月起加入姚水娟领衔的“越华舞台”。1944年夏与尹桂芳合作,上演了《云破月圆》《石达开》《宝玉与黛玉》《春闺梦》《沙漠王子》等新戏,为越剧改革扩大了社会影响。1947年参加越剧姐妹筹建越剧剧场,兴办越剧学校的《山河恋》义演,饰主角皇后绵姜,为“越剧十姐妹”之一。1947年9月自组“云华剧团”,改演小生。1948年起,先后与戚雅仙等人合作。解放后该团演出了富有爱国精神和文学性的《南冠草》《文天祥》等剧目,对女子越剧开拓戏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筹款义演。1954年冬率团到南京演出。1956年3月,该团改组为“南京市越剧团”,任团长和主演。其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小旦,小生,老生乃至老旦等行当均能应工。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尽迫害致死,后平反昭雪。生前拍有戏曲艺术片《柳毅传书》和唱片多种传世。
联合义演为捐献越剧号飞机越剧界联合义演,这里头仿佛是解放后竺水招唯一一次与越剧界其他人有联系,当时演出的戏叫《杏花村》,尹桂芳演的一个角色名叫王强,是个打算去从军的正经人,不知竺水招的角色是什么,估计鸳梦未谐,她仍旧是以小生应工。去南京带六部戏竺水招刚到南京时据说带过去六部戏,其中一部就是《碧玉簪》。从某些文章看来,她在剧中饰演的李秀英,特别是《三盖衣》这一场,其身段,步法在旦角中是屈指一流,无与伦比的。不知道每一步路走得都特稳重的柳毅,“轻移莲步”起来,是怎么个“翩若惊鸿”法。但是她解放后多年演小生而不涉及花旦,却在这一行仍有很好的口碑,基本上都从这出戏来的。《桃花扇》是云华赴宁后较有名的代表作,当时在南京是连演四十场,据说是创记录的。而一出越剧,那个时候在上海演出的话,据载都可以演上个两三个月没问题。说起老生,很多人一定想不到了,她演的老生戏多不多,主要有《屈原》。竺水招演的主角比较多,可是她也是越剧界唯一一位真正从言语到行动上都不计较角色大小的名角儿。重组云华越剧团建国后她重组云华越剧团,当时越剧界最有名的老生仿佛说是徐天红。可徐天红与戚雅仙组成了合作越剧团,改“老”为“小”,当尹桂芳回国以后,没有老生,可敬的徐天红很讲义气,又毅然地返“童”还“老”,去给尹桂芳做当家老生了,后来她也在徐玉兰剧团里做老生,对比起来,还是在芳华的时候多。另外两位,张桂凤和吴小楼自然都是在上海越剧院,当时还不叫上海越剧院这个名字。吴小楼原是云华的。——所以转了一圈,竺水招就没有老生了,于是她把当时差不多已经息影舞台的商芳臣请了出来。与商芳臣合作竺水招与商芳臣的合作达18年之久,她很尊重她的搭档。无论商芳臣想演什么戏,她都比较支持,不是口头上,而且是从行动上支持。商芳臣主演《文天祥》,她饰演文的好友杜浒,只有几句唱白。在另一部戏《孙安动本》中,为了给这个戏加强号召力,她再一次出演配角,这次的角色更加有意思,是在最后一场中扮演举双锤打皇帝的徐龙,这个角色在京剧中以花脸应工的。为了只有这一场戏的角色,竺水招不顾自己人到中年,天天起早练习双锤,练下腰,练功架。同时,竺水招也很注意培养年青的演员,在《莫愁女》这出戏里,她不仅仅是用了自己的女儿来演书僮,并且起用了青年演员张玉琴饰演女主角莫愁。最后一个作品竺水招演的戏真多,数也数不清,等,在《竺水招之死》中提到的《抢伞》或许是她最后一个作品最后一部戏了。竺水招演的正直善良的角色还是占了她的大多数,古代戏的义士,现代戏更多的革命者,她是这么演也是把这些角色的为人准则来衡量自己的,她曾经说过一句非常高尚的话:“为人就要讲究气节,我们演古今革命者,不只是演给观众看的啊!”这句话里面,或者可以窥见她站着死的勇气和气节。
竺水招演出照有《柳毅传书》《南冠草》《桃花扇》《孔雀胆》《莫愁女》《双枪陆文龙》《范蠡与西施》《武松与潘金莲》《孔雀东南飞》《灰阑记》《白蛇传》《中秋之夜》,《天雨花》《宝莲灯》《红楼梦》《西厢记》《家》《蔡文姬》《盘夫索夫》《碧玉簪》《江姐》《梁祝》《团圆之后》《铁血丹心》。其中擅演剧目有《南冠草》《碧玉簪》等。1962年《柳毅传书》拍成戏曲片,是为绝品。
关于竺水招的戏路,因无更多影视资料可供查证,就只能从一些简单的戏目表里我发现一二。在和尹桂芳搭档合演的戏中,看剧名好象一般都是大家闺秀,只有《葛嫩娘》比较例外,以前戏曲界演的《葛嫩娘》,和绍兴小百花的《风尘英烈》相差极远,那葛嫩娘是个年纪轻,武功好,性格开朗的女孩子,所以这是一个改变戏路的角色。此外,在《秋海棠》一剧中,竺水招是一赶二,同时饰演了罗湘绮和梅宝这两个角色。改演小生以后,她和戚雅仙演过一个戏,《白了少年头》,这出戏竺水招饰的男角从年少演到年老。在《骊城烽火》中,竺水招饰演周幽王时期的一员武将。刚解放时,越剧有一个大会演,这次会演中没有尹桂芳,竺水招演出的剧目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她和戚雅仙合作演出了《小放牛》。另外,她还与戚雅仙合演了《卖婆记》这一类乡土气息非常浓的小戏。戏路之宽,在这些剧名中亦可见一斑了。竺水招的表演凝重深沉,儒雅大方,功底扎实,戏路宽广,能生能旦,能文能武,唱腔质朴细腻,柔中带刚,在越剧界独树一帜,自成竺派。她主演的神话越剧《柳毅传书》被拍成彩色电影,蜚声海内外。竺水招生性淡泊,不善交际。她的越剧观众曾经很多,但是和她有接触的戏迷非常少。竺水招从来很少与戏迷打成一片。竺水招长得特好看,她的身形并不很高,皮肤也并不是很白,不爱笑是她的性格,并非出于故意或存心,但是,对人非常亲切,友好。她的言语,行为,神情,举手投足待人接物都带着一种天生的温柔,体贴以及随和。傅全香曾经说“整个越剧界呼尹竺为‘大姐’而不名……”,这里面有今天提起竺水招再也想象不出的分量。沙漠王子首演照竺水招在学戏时学的是武生,满师出科以后却改了花旦,和尹桂芳走了个反向,尹桂芳是学的花旦,后来却成了小生,这一个“行当变异”仿佛都是从沈家门那个戏班开始的。尹竺首次合作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尹桂芳随班辗转于杭州,上海,竺水招走的地方可远,是到了福建,江西等地,她那时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当尹桂芳在黄岩一带演出时,竺水招从江西回来,尹桂芳邀竺水招,这就有了第二次的合作,这一次合作就遇上了飞来之灾,也是两人结拜的契机由来。尹竺第二次分手以后,尹桂芳那时可能是在宁波一带,从宁波再去上海的,而竺水招要比她晚得多了。所以越剧十姐妹之中,竺水招的年龄虽然较大,但她去上海是最晚的一个人。都说尹竺从1941年就开始合作了,但真正意义上来讲,可能应从1943年算起。越剧界早期搭人时间都不长,这一对相应是比较长的,所以有一些称号,叫做“舞台情侣”,“台上鸳鸯”,越剧界真正的黄金搭档是从她们开始的。两人搭档的名剧《沙漠王子》一鸣惊人,从此成为尹派当家传统戏。
江苏省剧协副主席,南京市剧协主席,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满怀深情地回顾了母亲的艺术人生,并谈了对于竺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体会。老艺术家的代表,竺水招先生的同事计大为,蒋鸿鳌在缅怀老团长的艺术和人生时非常激动。在《柳毅传书》中饰钱塘君的蒋鸿鳌说,“我23岁进团,多亏了老团长对我的精心培养,她是自己掏钱办团啊”。计大为表示,竺派唱腔正如竺水招其人,憨厚正直,没有过多花哨的舞台技巧,这也是竺派艺术的核心所在。不仅要传承其唱腔,更要深入探讨竺水招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这才是对她最好的纪念。